如何识破与防范“恶意转移”遗产?

2025-09-10 来源:北京遗产继承网  作者:诵盈遗产继承律师   浏览:8343

在继承纠纷中,不少人会企图 “恶意转移” 遗产,将房产、存款提前或偷偷转给自己人,导致其他继承人权益受损。根据《民法典》,这些行为不仅无效,还可被追究法律责任。

1.预转让合同可撤销

《民法典》第153条规定,继承开始前,继承人之间的遗产处分协议或转让合同,可在继承开始后 六个月内 向法院申请撤销,追回被转移的财产。

2.遗产分割前禁止处分

《民法典》第1151条明确:遗产分割前,任何人不得私自处理遗产。故意隐匿、转移、毁损遗产者,法院可 减少其继承份额,严重者涉侵占罪,可能追究刑事责任。

3.善意第三人不适用

如果受让方明知是继承人故意转移的遗产,不能主张善意取得,其交易同样可被撤销。

4.取证与维权

申请财产保全:在诉讼阶段,可向法院申请 保全令,冻结涉案账户与房产,防止财产“逃跑”。

证据收集:获取银行流水、不动产登记变动记录等,证明对方转移遗产的事实。

及时起诉:继承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三年内提起撤销之诉,否则丧失权利。

小贴士:面对可疑的遗产转移,迅速咨询律师,争取财产保全与诉讼时效的双重保障,才能捍卫应有的继承权!

北京诵盈律师事务所成立十二年,是国内知名的遗产继承领域专业化精品律所。 如需了解更多继承相关法律问题,可以联系诵盈律所,获取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案。

在线咨询

上一篇:继承人可以只继承财产,不承担债务吗?

下一篇:家人去世后,你一定要知道的7个遗产处理常识
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我们,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
联系方式

电话:139-1187-8389

邮箱:info@bjsuewin.com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京广中心3401

法律咨询 139-1187-8389